新闻中心 本地资讯 | 业界新闻 | 家居资讯 | 人物访谈 | 成交快报 | 直达县区 | 折扣促销 | 楼市汇总 | 专题策划

时评:保障房突击建设 问题房在所难免

作者:菏泽房产网   时间:2011-05-25 00:00:00   来源:互联网   点击: 2833

    六家拥有特级、一级施工资质的施工企业,共同承建总投资8亿元的青海最大拆迁移民安置工程——康川新城。这一保障性住房工程未毕,六家大企业都盖出了“问题房”,21栋楼被检出质量问题。其中江苏一建有3栋楼存在混凝土构建强度偏低等严重质量问题,部分楼层被要求拆除重建。(《新京报》5月24日)

  康川新城作为青海最大保障房工程,限定销售给西宁市甘河滩工业园5371户征地农民,154栋住宅楼房,一次性集中安置22600人,其规模不可谓不大;而那些参与该项目建设的企业,来头也不不小——业内知名优质企业,从130多家投标企业中千挑万选,“优中选优”,才“脱颖而出”。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连甘河工业园区管委会一位官员都“没想到最后六家企业都盖出了‘问题房’”。这再一次证明:口碑好未必质量就好,名气大未必就没问题。

  优质企业为何也不靠谱?除了老生常谈的建筑企业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以及监理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把关不严之外,从报道来看,还有一个“抢工期”的问题不容忽视——青海有3个月寒冬不能施工,由于量大期紧,一些没手艺、没经验的人也被招了进来,所有施工单位的思路都是先封顶再进行修整,发现蜂窝、麻面、露筋等施工通病后,没有及时处理。在“抢工期”的思维主导之下,不按正常的建筑规律和工序盖房,保障房盖成“问题房”也就不足为奇了。违背客观规律办事,不合理地赶工期,势必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因此,对于保障房屡陷“质量门”,应像专家所言,完善保障房监管体系,从立法上明确住房质量标准,强化责任追究制度。不仅需要政府质监部门参与,也需要政府组织专家组和民众代表全程参与监督,还必须防止为抢工期而突击建设,更要禁止搞“狂飙突进”式的建设。“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要让每一个保障房项目稳步推进,必须合理设计工期,适当控制建筑速度。而在保障房建设评估方面,要重规模,更要重品质;不仅要看指标完成情况,还查查盖出了多少“问题房”。有识之士曾指出,保障房大规模建设时期已经开始,如果频频存在质量隐患,将会形成为数众多的“垃圾工程”,造成严重浪费不说,还会遗留诸多历史问题。

  因为保障房作为限价房,其利润空间压得很低,建筑企业没有多大利润,只得压缩建设成本,有时甚至偷工减料,抢工期节省人力开支,也是其降低成本的方式之一——利益的最大化导致质量最低化。而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在保障房指标压力之下,不得不“大提速”(比如,青海省住建厅一位官员就称,今年青海要完成17.62万套保障房的建设目标,规模前所未有,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很大),往往会忽视建筑企业的盲目赶工期,有的甚至重效率轻效果,将保障房建设速度视为值得夸耀的业绩。

  不是有“奋力赶工期,提前完成××保障房项目”的宣传吗?“萝卜快了不洗泥”,保障房盖成“豆腐渣”就在所难免,“民心工程”演变为“闹心工程”,会大大损害政府公信力。

  “抢了进度,毁了建筑”。青海最大保障房工程——康川新城是其一,近年来,媒体报道的这类例子还少吗?




郑重声明:
  • 1、本站在此郑重声明,欢迎媒体、同行转载本网站信息,转载时请必须注明文章出处:菏泽房产网(菏房网),如今后若发现采用本站引用的文章而不注明出处者,本站将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菏泽房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保护菏泽房产行业原创内容版权,遵守互联网行业自律。

上一篇:时评:鸡肋成房屋租赁税现状最佳形容词
下一篇: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松动迹象明显 坚冰或渐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