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本地资讯 | 业界新闻 | 家居资讯 | 人物访谈 | 成交快报 | 直达县区 | 折扣促销 | 楼市汇总 | 专题策划 |
尽管楼市调控已经持续了一年半的时间,不过今年上半年各家大型房地产企业的销售情况却依然值得称道。根据中房信联合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发布的《2011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榜》,今年上半年前十大房地产开发企业累计实现销售3323亿元,同比增长逾80%,其中排名第一的万科销售金额甚至已经超过2009年全年,而销售过百亿元的企业数量也出现猛增。
楼市调控运行至今,政府的调控措施不可谓不严厉,但大型房企这份"出人意料"的年中成绩单,却让不少人对房地产调控的效果心生疑惑。笔者认为,大型房企今年上半年能够取得如此业绩,一方面与其规模优势有关,特别是那些拥有较多三、四线城市项目或商业地产项目的企业,能够通过产品链转移,来抵御调控政策的冲击。而另一方面,房地产调控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打压市场,而是让房地产市场能够更健康稳定地发展,因此如今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更多着眼于引导市场回归正轨,是希望通过时间换空间的方式,让房价回落到正常合理的水平上,政策生效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事实上,如今的调控政策并非毫无成效,其中最明显表现就是房地产企业现金流收紧和楼市库存量的上升。虽然上半年房企的销售金额因销售量的走高而出现上涨,但其实际利润率并没有随之走高,甚至有所下滑。这意味着开发商很难像之前那样轻松地赚取高额回报。同时,尽管销售回流情况不错,但由于其他融资渠道逐步收窄,房企的固定资产投资中,自有资金比例也已经创下了历史新高,过去依靠资金快速周转就能实现盈利的开发商们也不得不过起了精打细算的日子。而从库存去化情况来看,近一两个月市场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库存去化已经拉长到了10个月以上,开发商面临的去库存压力陡增。
与此同时,有关部门也没有放松对于市场调控,依然在适时出台有利于房地产行业长期发展的政策措施。近日,住建部及国家发改委就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房地产经纪管理进一步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强房地产经纪管理和商品房预(销)售行为监管,进一步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同时,要求各地加强住房租赁市场监管,采取多种措施控制住房租金过快上涨,维护租赁关系的稳定。
笔者认为,虽然从表面上看,加强房地产交易秩序监管,对于抑制房价上涨似乎并不能起到直接作用,但需要看到的是,"阴阳合同"、"明降实升"等违规销售伎俩,不仅严重扰乱了房地产市场的正常销售秩序,也变相地增加了购房者购房负担。而从长期的角度看,只有保持一个良好的交易环境和秩序,那些囤房惜售、炒房投机的行为才能得到有效遏制,这对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稳定住房价格、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从根源上解决我国房地产行业的积弊将是长期的过程,因此我们也应该给予房地产调控更多的时间和耐心。
上一篇:房地产的成本到底有多高
下一篇:家电巨头集体进军房地产 利润率远超主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