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本地资讯 | 业界新闻 | 家居资讯 | 人物访谈 | 成交快报 | 直达县区 | 折扣促销 | 楼市汇总 | 专题策划 |
2009年末开始,房地产业由于其巨额利润所招来的各方热钱投资而最终导致房价飞涨、地王频现的楼市现状终于触动了中央政府民生那条敏感的神经线,于是楼市调控连番袭来。从此,中国楼市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房地产暴利与楼市调控政策企业资金拉锯战,几番较量之下,房地产业出现了一种奇怪现象,就像钱钟书先生笔下的围城:有人想进去,有人想出去。
“围城”外面的想进来
虽然国家政策相继出台,但是房地产的巨额利润使得其热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原本圈外的那些人和公司,在开发商的拿地速度明显降低的空档期开始大批涌入地产界。
4月27日,李亚鹏召开发布会,宣布在丽江拿了5000亩地,他还不满足,又盯上了400亩;5月11日,李宁在沈阳花10亿拿下了一块商业用地。
6月18日,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在河南宣布,将在商丘建设一座商业综合体,并且在3~5年内,还将在河南建设100座这样的综合体。
6月23日,苏泊尔集团拿下了沈阳新北站地区两地块,同时斥资15亿参与沈阳北部CBD计划。
7月12日,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经过63轮竞拍,以7.2亿拿下渝北区人和组团L标准分区L-21-1号宗地,该地块总面积15.2万平方米,容积率5.1,楼面地价4742元/平方米,溢价率72.7%。
同时,苏宁竞购北京热门地块;长虹科技大厦预计9月成都开工;青岛住交会上,海信和海尔推出十多个新楼盘,除此之外包括七匹狼、美的、雅戈尔、国美、格兰仕、奥康、喜之郎、奥克斯、五粮液、郎酒、水井坊、阿里巴巴等多个我们所熟知的不同类型的公司都开始预谋或者已经进入地产业,其跨度之广涵盖了家电、零售、IT、汽车、服装等多种产业。正是:七十二行,行行做地产。
对此,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罗清启称:“有的企业相对比较健康,有现金盈余,进地产可能仅仅是一个凑巧,它是利润率的一个表现,如果说现在还有一些利润比较好的行业,那么这些企业也可能进入到那些行业。现在房地产整个的利润前景感觉不错,大家都纷纷跳进去。”
“围城”里面的想出去
2011年上半年GDP增长9.6%的“喜讯”打消了市场与决策层对于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心,楼市也因此迎来更严厉的新一轮调控。房价上涨过快的二三线城市也要采取限购措施的消息一时间传遍全国楼市。嗅觉敏锐的开发商使出浑身解数拓展多元化经营渠道以躲避政策风险的避风港,一时间房企进军矿业、足球、制药的消息不绝于耳。
消息称,截至目前,近20家房地产上市公司均涉足矿业,投资总额超过200亿元。仅6月份以来,就有新湖中宝、鼎立股份、华业地产、绿景地产、莱茵置业等多家房企发布公告,宣布进军矿业。
6月25日,华丽家族曾在公告披露将斥资5,000万元与控股股东上海南江(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收购海泰药业,开始涉足生物制药领域。
6月27日,广州市足协秘书长谢志光向媒体透露,广州富力已于当天下午正式向当地工商局申请注册“广州富力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这意味着,借壳入主深圳凤凰足球俱乐部后,富力正式挺进足球圈。
除此之外,更多的非主流房企如新湖中宝、华业地产、莱茵置业、绿景地产、鼎立股份之类也赶在半年报即将公布的6月,纷纷涉足非房地产业,以分散地产调控下房地产主业的经营风险,设法提升资本市场对自己的信心。
行业生变之下,主流房企忙于谋变,非主流房企则焦虑于谋生。金蝉脱壳成为一条公认的好计。
后市不明,调控不止。房地产暴利的召唤让不少勇士不惜一切冲进地产,楼市调控政策的打压也让不少从事地产的企业焦头烂额。其实不论是为了给手上的闲置资金想找更大的价值增值,还是为了保证企业资金安全。笔者认为,单独的撤出与进军难免都显得单薄而风险飞涨,或者这些实业企业跟资金紧张的开发商合作才是最好的选择,既使得闲置资金产生了效益,又解决了开发商资金紧缺的问题,同时还能保证房子的质量及工程进度。何乐而不为?
上一篇:投资者对美房地产信心增加 国际油价19日上涨
下一篇:微笑 是每个地产人的天职——专访香水君澜项目企划经理汪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