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本地资讯 | 业界新闻 | 家居资讯 | 人物访谈 | 成交快报 | 直达县区 | 折扣促销 | 楼市汇总 | 专题策划

蔡为民:房地产就是资金“绝缘体”

作者:菏泽房产网   时间:2012-06-06 00:00:00   来源:理财周刊   点击: 2852

    只要政策不松绑,房地产就是资金的“绝缘体”,再多“基”金也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开发商宜认清现实,降价争取回款为当务之急。

    房地产就是资金“绝缘体”

    文 /蔡为民

    也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消息,信誓旦旦地指出,今年国家将投入高达7.89万亿元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消息一出,其对房地产所可能产生的影响引起市场热议。

    香港房价创历史新高

    有些人认为,“基”金近8万亿元,同比增速由2011年的2.8%,“大跃进”至19%,其效果即使不致如2008年4万亿元带动全国房价狂飙了60%以上,却至少能使目前疲软的房价止跌回稳,乃至不排除向上攻坚的可能性。毕竟香港楼市正是流动资金充裕的写照——虽然其当下同样身陷经济疲软之窘境,但其房价已较1997年崩盘前高出13%,且至2月开始又跃跃欲涨!香港首富李嘉诚甚至言之凿凿地背书:现在的楼市比1997年更健康!让人不得不三分猜疑七分相信。

    惟实情会是这样吗?香港模式会在内地重演吗?恐怕“橘逾淮为枳”,两者大相径庭!

    天量“基”金来索命还是救命?

    首先必须知道的是,当前基建经费的大量投入是鉴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内需消费犹待提升、欧美出口明显出现颓势,在“三缺二”的状态下,只能依赖政府部门投资以“稳增长”。换言之,从中央角度来说,靠投资确保GDP,实属情非得已、无可奈何之举!而在我看来,4万亿元流动性所创造的楼市奇迹已成过眼云烟,这近8万亿元天量资金的投入,对房地产而言,非但不是救命仙丹,反倒可能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草,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

    首先是政策上的变化。2008年底时,中央预期、疑虑金融海啸将使出口锐减,引发无穷后患,从而以最快速度投入4万亿元“保增长”,其中与房地产业有直接关系的高达32%,也一改2007年底的打压楼市态势,转为鼓励购房,甚至有意无意地放任金融机构作对自己最有利之借贷配置,于是大量资金包括热钱集中涌向房地产市场,一举冲高房价。

    排挤效应使房企面临“凌迟式煎熬”

    时值于今,则是抑制楼市发展,“限购”紧箍咒不曾停息,就算容许地方政府微调,也只能游走在首次购买与改善型需求之间的灰色地带,使资金难以有效、成规模地进入房地产领域,当然也就无法分享加大投资力度之“溢出效益”。此其一也。

    事实上,这还不是最糟的状况,后续值得忧虑的,是一连串“排挤效应”的发生,或将导致开发商更加无法从银行体系融资(钱都被用于基建了),而人力、建材、设备成本又会被大幅推高(因为这些物资也是基建所需),却无法反映在房屋的售价上,等同于支出不断增加,而收入却每况愈下。尤其令人胆寒的是,在一定时间里(今年内)看不到希望的火花,这种前景之不确定性,对急需用钱又前途茫茫的开发商而言,无异于“凌迟式煎熬”!此其二也。

    当前房地产是资金的“绝缘体”

    最后,以一组进出口数据来说明目前经济形势的恶劣,借之突显本轮中央大手笔投资基建的无可奈何。

    受欧美市场订单不振影响,今年第三届广交会累计出口成交额环比下降近5%至360.3亿美元,成为继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广交会历史上一次罕见的成交额明显下降纪录,使今年外贸欲实现全年10%的增长恐非易事。尤其值得玩味的是,海关数据显示,4月出口同比增速降至4.9%,进口增速降至0.3%,令外贸顺差反倒急剧扩大至184.2亿美元!令识者不得不为之捏一把冷汗,从而迫使中央不得不以连续调降存款准备金率,及天量基建资金之投入,解实体经济的困境。

    总而言之,只要政策不松绑,房地产就是资金的“绝缘体”,再多“基”金也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开发商宜认清现实,降价争取回款为当务之急。




郑重声明:
  • 1、本站在此郑重声明,欢迎媒体、同行转载本网站信息,转载时请必须注明文章出处:菏泽房产网(菏房网),如今后若发现采用本站引用的文章而不注明出处者,本站将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菏泽房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保护菏泽房产行业原创内容版权,遵守互联网行业自律。

上一篇:复星争夺优先认购权 SOHO中国等已收到法院传票
下一篇:北京前5月商品住宅用地成交面积约占全年计划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