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本地资讯 | 业界新闻 | 家居资讯 | 人物访谈 | 成交快报 | 直达县区 | 折扣促销 | 楼市汇总 | 专题策划

楼市博弈愈演愈烈当心行政干扰隐患

作者:菏泽房产网   时间:2012-07-16 00:00:00   来源:东方早报    点击: 2794

    近期,一则“珠海楼市双限令松绑”的消息在微博上广为传播。虽然珠海有关部门很快进行否认,但敏感的舆论再度猜测地方政府“微调”楼市政策的意图。

    楼市博弈愈演愈烈,这是对政府自身决心和能力的考验。一旦把握不当,便可能对市场自身运行、政府公信力形成负面效应。合理看待并应对楼市调控遭遇的多重博弈,甚为关键。

    此前,类似的地方“微调政策”传闻已多次出现。或是提高贷款额度,或是放宽税收标准,有些则是调整甚至试图取消限购,不一而足。一些试探之举顺利“闯关”,不少措施则被中途叫停。

    市场和行政力量的博弈也在加剧。虽然政府部门几次“喊话”调控不放松,但市场仍出现了一些让人担忧的迹象:一些城市又出现了排队买房、开发商涨价,楼盘降价面和降价幅度均在缩小;“地王”再度归来,房价上涨预期强化。此外,信贷政策的变化,客观上也在助推房地产市场的回暖。

    在市场内部,开发商、二手房房东、购房者之间的博弈更是从未停歇。近段时间,“楼市已见底”、“稳增长必先‘救市’”等声音甚嚣尘上,不少担心房价上涨的购房者已放弃等待、争相出手。

    中央政府已关注到市场面的新动态:“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地价出现环比微升,6月份一些城市新建住宅价格出现环比上涨,目前房地产市场信息比较混乱,市场对房价走势的预期出现一些变化,群众普遍担心房价反弹。”

    国务院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近期的接连表态,再次向市场传递出“调控不放松”的信号。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绝不能低估中央调控楼市的决心和能力。一旦引发房价快速反弹,便可能招致进一步调控,使楼市理性调整的步伐受阻,对各方都带来不利影响。

    但现实问题也需要正视。比如,部分刚需因市场预期不明而持续观望,合理的购房需求难以释放;保障房、教育、水利等与土地出让金挂钩的民生支出受到“拖累”;钢筋、水泥、家装、家电等几十个与房地产相关的行业也持续低迷。

    从长远来看,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商品住房供不应求的矛盾将持续一段时间,房地产市场化改革不容迟滞;一旦行政手段“用药”过重、时间过长,便可能对市场本身的正常运行造成干扰,为后市埋下更深的隐患。

    对此,要把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同时也要从土地、税收、融资等各个方面入手,覆盖供地、建设、销售等各个环节,建立起普通商品住房、保障房这些“合理房源”的政策支撑体系乃至法律框架,使“增加有效供应”落到实处。

    对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来说,调控将成为常态,指望依靠房价暴涨赚“快钱”的时代已经过去,降低对房地产的依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房地产调控是一场“攻坚战”,是对企业的历练,更是对政府的考验。如经济学家许小年所说:欲降房价,必先扭转市场预期;欲扭转预期,必先调整利益;欲调整利益,必先推动体制改革。




郑重声明:
  • 1、本站在此郑重声明,欢迎媒体、同行转载本网站信息,转载时请必须注明文章出处:菏泽房产网(菏房网),如今后若发现采用本站引用的文章而不注明出处者,本站将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菏泽房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保护菏泽房产行业原创内容版权,遵守互联网行业自律。

上一篇:专家称楼市回暖系地方政府一手导演
下一篇:国统局:我国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