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本地资讯 | 业界新闻 | 家居资讯 | 人物访谈 | 成交快报 | 直达县区 | 折扣促销 | 楼市汇总 | 专题策划 |
取得预售许可证后未按规定时间开始预售,可算作捂盘惜售。但据了解,如果开发商一开始不去申领预售许可证,便可以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
7、8月楼市虽然进入传统销售淡季,但成交没有丝毫减速迹象,开发商推盘热情高涨也推动楼市继续回暖。但在楼市看似“一片繁荣”的背后,各地购房现场也不断惊现“3分钟选房、千人购房、刚需抢房、日光盘”等景象。
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所谓的“火爆”销售场面,不少是开发商有意营造的效果,目的就是为了和购房者打一场心理战。通过少量推盘,营造房源供不应求的假象,这样能够引诱一批观望的购房者出手抢购。对此,消费者应该警惕类似销售模式,避免上当。
“3分钟选房”盛行 楼市大打心理战
日前,深圳某楼盘开盘,售楼人员公然宣称选房时间为3-5分钟,并称此为“国际通行做法”。该楼盘本定于上午8点半开盘,但6点钟左右就已经有人来排队。据南方都市报报道,等候多时的购房者第一批进入选房区,但已看到销控板上有100余套房源标记“已售”。销售代表对购房者急促地说,“如果现在不选好以后肯定没有剩下的了,请抓紧时间做决定。:”
对此,购房者纷纷表示,买房就像打仗一样,十分考验心理素质。虽然心里不舒服,但购房人对于开发商的这种“制造紧张氛围”的行为也只能表示无奈。
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武汉。楚天都市报报道说,购房人朱小姐在汉口某楼盘售楼部苦等4小时,才拿到一份“3分钟选房”认购须知。由于选房时间靠后,朱小姐担心房源所剩无几,匆忙间缴纳定金。但仔细看了认购须知她才发现,自己准备购买的房源价格,从销售员口头表示的9649元变成协议书上白字黑字的10500元。在多次索要定金无果后,朱小姐向当地法院起诉。据悉,交了定金才能看到购房协议,已成为业内通行做法。
业内人士指出,仓促选房很容易出现错误选择,最后导致买房人与开发商出现纠纷,甚至对簿公堂。
有房不着急卖 制造“供需两旺”假象
在楼市成交量上涨的同时,开发商有房却不着急卖。眼下正是开发商放量快跑的好时机,但事实上楼盘新推出的房源并不多,排号也不一定能抢上房。据北京晨报报道,朝阳区来广营乡清河营村世华泊郡家园最新开盘的216套房子如今只剩下两套,且都是位于1层的13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该项目销售人员很确定地说还有房子,会在一个半月内再开,但至于开哪栋楼和卖多少钱还没有得到通知,不好回答。
业内人士表示,有200个人,就推100套房子;有100个人,就推50套房子。这样长期蓄水少量推盘的营销手法,就是一直以来倍受楼市推盘手钟爱的“饥饿营销”。通过少量推盘,营造房源供不应求的假象,这样能够引诱一批观望的购房者出手抢购。
除了“3分钟选房”,开发商类似的营销手段还有很多,可谓花样百出。例如开盘推出少量房源制造“日光盘”景象、放任登记拿号制造排队哄抢局面、放出涨价消息逼迫购房者出手等等。而对于此前深圳、南京等地出现“千人购房”的现象,有深圳中介人士指出,大多是因为开发商在开盘销售前期便通过电话、举办活动、发放VIP会员卡、交纳诚意金等方式蓄客,在蓄积了一定客户量后,通过在开盘的当天集中签约的方式,最终制造“千人购房”现象。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一个项目不仅可以分期开发,而且在每一期中又可以进行细分,比如某项目二期,可以细分为2.1期,2.2期等等。目的就是蓄客,蓄客充足后制造开盘火爆景象。
对此,有律师建议,一些商家为促销,先给出客户口头承诺,同时在现场营造“不买就买不到”的气氛,消费者应该警惕类似销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