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本地资讯 | 业界新闻 | 家居资讯 | 人物访谈 | 成交快报 | 直达县区 | 折扣促销 | 楼市汇总 | 专题策划

余丰慧:重走卖地救财政老路是饮鸩止渴

作者:菏泽房产网   时间:2012-08-31 00:00: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点击: 2756

    近四成省份财政收入未完成“双过半”任务,这使地方财政吃紧的窘境暴露无遗,多个地方政府开始在老路徘徊,在土地市场上动作频频。(人民网8月29日)

    近日,温州市政府大摆“地产宴席”,一次性推出52宗共计3220亩土地,供应力度前所未有;本月27日,杭州7宗地块低调出让,获得出让金总收入54亿元;北京9月将交易的地块达到23宗;石家庄将公开出让8宗土地使用权;武汉市今年最大规模的土地拍卖,共有36宗地集中推出;厦门市将公开出让17幅地块……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地方财政收入吃紧。随着经济持续下滑,前几个月地方财税收入呈现大幅度下滑状况,近四成省份财政收入未完成“双过半”任务,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和房地产税收下滑最为厉害。上半年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1430亿元,同比减少4342亿元,下降27.5%。 而在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中,土地出让金占到70%以上。土地出让金大幅度下滑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可想而知。

    这就迫使地方政府把遏制财政收入下滑的双眼又盯在了卖地上,也充分说明地方政府是土地财政、卖地财政的现状。然而,重走卖地救财政的老路完全是饮鸩止渴。土地资源已经成为中国最稀缺、最宝贵的资源,目前按照18亿亩耕地计算,也不过每人一亩三分地。多年来的大肆圈地、卖地已经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农村粮食生产受到严重威胁,城市蔬菜供应耕地减少且远离城市导致成本增加、价格上涨,市民苦不堪言。大肆圈地挥霍耕地就是在毁灭中国人的生命线。

    地方政府卖地倒地,从中牟取暴利;开发商重金高价买地囤地,最终成本都是要打进房产特别是住房价格之中的,这就大肆推高了房价,使得城市居民一房难求,大大影响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影响到了民生改善。同时,圈地囤地、推高土地价格正在酿造巨大的金融风险,如果继续大肆囤地卖地无疑是在加速引爆这个巨大风险。

    地方政府养成土地财政、“卖地救财政”的习惯后,就不会倒逼其通过实实在在发展实体经济增加税收、税源来提高财政收入水平,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土地卖完后本地经济彻底颓废,民生陷入窘迫,而官员任期满后却拍屁股走人了。

    必须遏制地方政府重燃卖地救财政的苗头。要正确理解城镇化的内涵,通过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加快农村工业化的步伐,加大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力度以实现城镇化。城镇化要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相适应,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而不是像现在揠苗助长,通过圈地卖地使农民农村“被城镇化”。

    要从利益调整上遏制地方政府的卖地冲动。首先,将卖地收入全部纳入财政预算之中,取缔其任意支配权。其次,大幅压缩地方政府的卖地收益,提高失地农民在卖地收入中的获益比重。同时,调整分税制比重,适度给地方政府增加一些税源,包括考虑在全国范围内开征房产税等。




郑重声明:
  • 1、本站在此郑重声明,欢迎媒体、同行转载本网站信息,转载时请必须注明文章出处:菏泽房产网(菏房网),如今后若发现采用本站引用的文章而不注明出处者,本站将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菏泽房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保护菏泽房产行业原创内容版权,遵守互联网行业自律。

上一篇:报告称过半城市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小于30平方米
下一篇:马跃成:两把调控利剑将捅破楼市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