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本地资讯 | 业界新闻 | 家居资讯 | 人物访谈 | 成交快报 | 直达县区 | 折扣促销 | 楼市汇总 | 专题策划

供暖看天行事服务回归人本

作者:菏泽房产网   时间:2012-10-30 00:00:00   来源:京华时报    点击: 2720

 从坚持法定供暖,到实行法定供暖加气象条件的弹性供暖,这一公共服务决策改变的价值取向,正在于以人为本。

  消息称月底冷空气来袭,北京11月1日有望提前供暖,是否最终实现,取决于今日的“气象会商结果”。从目前天气情况来看,11月初北京出现持续低温天气可能性较大,今冬本市提前供热基本已成定局。而在9年前,当时有消息称“13年来北京首次遇冷冬,供暖日期将不会提前”。

  这两则消息,让人们看到了公共服务在供暖这一具体领域,亦有实在进步。转折点出现在2009年,是年10月底一股强冷空气让北京气温骤降,市政府决定从11月1日全面供热。次年3月中旬前后又遭遇“倒春寒”,北京宣布延长供暖。

  今年的供暖决定,则表明供暖决策机制已经成熟。供暖前进行多次气象会商,以准确的临期气象预报作为启动采暖的依据。临近采暖季结束时,再次会商天气以决定是否停热。今年更是灵活调整气象会商时间,把原定第二次会商的26日推迟到29日,因下周将有三次冷空气活动,从而使供暖决策实现了完全意义上的“看天行事”。

  冬季供暖问题,是关系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民生问题,整个中国北方每年都会面临这一切实的考验。天气冷了没有供暖,人会受冻;天气热了仍然供暖,人也会心烦。这就是人的生活现实,冷暖感知因天气变化而变化。为人的公共服务,本应切近人的生活现实,显然并不是我们想象中一个简单的决策过程。

  从坚持“每年11月15日到次年3月15日”的法定供暖期,到实行法定供暖加气象条件的弹性供暖,这一公共服务决策改变的价值取向,正在于以人为本。法定,往往是基于一般生活情况而确定的。弹性,则是基于每年的具体变化而灵活确定。显然,没有以人为本理念,不从人的具体生活现实考虑,公共服务决策往往就会倾向于僵化而非灵活。

  公共服务理念转变的背后,往往意味着工作的转型,甚至意味着相关决策的配套改变。供暖机制的调整是对这一变化的较好诠释。在“法定”模式下,只需宣布一下政令即可了事。而在“弹性”模式下,则需要按照科学行事。二者工作的方法、强度就不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由此还会衍生诸多相关问题,法定日期之外的供暖成本问题,供暖服务如应急抢修队伍的保障问题,落实节约型社会的能源节约问题等等,这些显然都需要有相应的改变才能适应。

  由是观之,服务回归人本,在做各项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并非易事。要把公共服务工作真正做到让百姓满意,从观念、思路、方法到人力、物力、财力、精力,都需要围着百姓的生活需求转。但惟此一转,才见“为百姓服务”“人民至上”“把群众的需求当成第一信号”。 




郑重声明:
  • 1、本站在此郑重声明,欢迎媒体、同行转载本网站信息,转载时请必须注明文章出处:菏泽房产网(菏房网),如今后若发现采用本站引用的文章而不注明出处者,本站将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菏泽房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保护菏泽房产行业原创内容版权,遵守互联网行业自律。

上一篇:土地节约集约化迫在眉睫 各地土地管理制度漏洞待补
下一篇:农村住房过剩应引起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