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本地资讯 | 业界新闻 | 家居资讯 | 人物访谈 | 成交快报 | 直达县区 | 折扣促销 | 楼市汇总 | 专题策划 |
10月11日,香港地产股纷纷下挫,三大地产股长实(00001.HK)、新地(00016.HK)、恒地(00012.HK)分别跌1.56%-3.06%。受再融资消息影响,世茂房地产(00813.HK)跌1.21%,融创中国(01918.HK)跌1.03%,华南城(01668.HK)涨0.9%。
拿地、融资、再拿地成为10月上市房企的关键词。伴随着土地市场的升温,多家房企近期集中推出了再融资计划,据粗略统计,意向融资额已经超过150亿元。业内人士分析称,住宅市场已经开始回暖,房企输血拿地积极性高涨,第四季度做多趋势明显。
华南城10月11日发布消息称,将发行1.25亿美元票据,年利率13.5%。公司称,融资主要用于拨付公司的发展中项目和已规划的未来发现项目、部分现有债项再融资及一般公司用途。
融创中国10月10日也发布消息称,发行5年期优先票据,总值4亿美元,年利率12.5厘。余资净额约3.9亿美元,将用于收购新土地及作一般公司用途。
另据市场消息,世茂房地产正筹组一笔3年期银团贷款,涉资约7亿美元,集团管理层正积极与投资者洽商,如果反应热烈,不排除将集资规模上调至10亿美元。
此外,龙湖地产(00960.HK)10月11日公告称,拟发行优先票据用作新项目规模未定,并称融资所得为现有及新增地产项目提供资金及作一般企业用途。此前,该公司9月19日公告称,完成配股融资31亿港元,用于新增项目地价款。
“从半年报可以看出,上半年房企的融资规模明显放大,目前这一趋势仍在持续。9月房企融资动作不断,包括金地借壳上市、龙湖配股融资、旭辉计划上市等多种方式均有出现,房企融资再掀高潮。”北京中原地产市场总监张大伟如是说。
从政策层面看,国务院10月10日公布,将房地产预售许可由原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负责审批,下放为“设区的市级、县级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分析人士指出,国务院下放商品房预售审批权,旨在加快商品房预售审批及供应速度,从而在限贷限购等一系列限制需求的前提下,加大供应力度,压抑房价,而非放松楼市调控。
不过,由于楼市调控的影响以及内地房地产股对资金的迫切需求,目前海外投资者已经普遍上调了投资收益率。据初步估计,目前海外机构所要求的年利率已由两年前的4%-6%提升至逾13%。
据中原地产监测的13个重点城市数据显示,9月居住用地供应创年内新高,环比增长约60%,较今年前8个月平均水平大幅增加约149%,9月土地市场的溢价率出让金额均创年内新高。万科、保利等企业9月来拿地额均远超过上半年。
“主流开发商判断市场转向,拿地积极性高涨,渴求资金做多,各家企业都逐渐储备资金进入土地市场。”张大伟表示。
上一篇:北京发行私募债助力保障房建设
下一篇:楼市旺季落空改变市场预期 开发商延迟开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