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本地资讯 | 业界新闻 | 家居资讯 | 人物访谈 | 成交快报 | 直达县区 | 折扣促销 | 楼市汇总 | 专题策划

盘点2011年楼市雷人语录

作者:菏泽房产网   时间:2012-01-19 00:00:00   来源:互联网   点击: 2758

       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开发商很快就只剩裤衩了

  金九银十并未带来预想中楼市的回暖,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楼市商品住宅成交量依然下降,令部分开发商大为失望。

  9月22日,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发表博客称,现在开发商死不了,资金链还不错。

  但知名地产商任志强回应道,随着调控的深入,一些房地产公司资金链将不断收紧,“很快就只剩裤衩了”。  

      绿城董事长宋卫平:卖不动就把房价降到底

  2011年9月28日绿城地产董事长宋卫平在微博里称:假如真的无路可走,就把房价降到底。宋卫平说:“接下来绿城会分三步走。一、努力做销售,把房子卖出去;二、腾挪掉几个项目;最后,如果前面的手段都不奏效,那我就直接把价格降到底,所有的房子都卖完,以后就不再做房地产了。”

  这也是绿城地产的无奈之举,自今年8月以来,绿城中国负面消息连连不断。9月底市场传言公司被中国银监会要求清查其信托融资,之后又有报道称绿城中国为摆脱资金困境或在港交所退市,绿城中国一一予以否认。从9月21日至9月27日的这一周时间,绿城中国的股票市值下跌近30%,并直接影响香港上市的内地房地产股,整个A股房地产市值也出现大幅缩水。

     《财经》特约经济学家谢国忠:未来房价下跌50%都很正常

  2011年10月21日,经济学家、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谢国忠语出惊人地表示,未来国内的房价下跌50%都很正常。一旦货币政策持续收紧,大量的开发商就将面临倒闭潮。

  早在1997年香港回归前俩月,谢国忠就成功预测回归后香港房地产将暴跌50%。

  2004年,谢国忠将关注点转移到内地楼市。对于当前的楼市,谢国忠表示,全球房地产市场都在暴跌,唯独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还处于牛市中,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他指出,未来国内的房价下跌50%都很正常,并建议大家将手中的闲置房屋尽快抛售,如果卖不掉,甚至可以选择折价抛售。

  尽管谢国忠对内地楼市唱空的预言多次落空;不过他的预测保持着逻辑的连贯性。这种连贯性没在房价大涨的现实面前退缩,到底是源于他的真诚自信,还是迂腐偏执?

    知名财经评论家、《每日经济新闻》首席评论员叶檀:未来五年内,房企只有十分之一的存活率

  叶檀在自己的微博中称,如果中国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不断,那么房地产企业家数(不算项目公司)会几何级数缩水,而市场控盘率会越来越高。接近负债上限的30%左右的开发商,会在今明两年清理出局。在未来五年内,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万家下降到千家。

  有的人认为这个预测耸人听闻,有的人则全力支持,面对变幻莫测的楼市,所有的预测都只能经受市场的检验才能见分晓。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楼市调控没打算让所有开发商都活下去

  11月,陈淮语出惊人:当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没有打算让所有的开发商都活下去。

  陈淮称,房地产业在创造了住房总量20年翻7倍的奇迹之余,已经到了转型的“关口”。抑制过度的购房需求,推动楼市的优胜劣汰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陈淮表示,没有一个行业能够只靠不断涨价来实现盈利,楼市自然也不能例外。楼市在未来需要做好准备,迎接政策和现实的两大考验。其中,政策的考验包括了货币政策和利率的规律性调整,以及宏观经济反通胀的大环境;现实的考验则是购房者对商品房品质和配套的日益挑剔。在这样的考验下,势必会有一些开发商“掉队”。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银行业能承受房价下跌五成

  银监会前主席刘明康称银行贷款覆盖仍能达到100%。

  在2011财新峰会上,银监会前主席刘明康介绍,自2008年,银监会就要求商业银行进行房地产压力测试,监管部门也会进行整体测试,当房价下跌40%时,银行的贷款覆盖率仍能达到110%;即使当房价下跌50%,银行的贷款覆盖仍能达到100%,虽然利息不能回收,但本金没有问题。

  刘明康表示,在10.7万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务中,80%来自银行贷款,但由于“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置”,整体风险可控。他解释说,由于监管当局及时要求银行业对平台贷款逐包打开、逐笔评估、逐步整改、保全增信,目前的平台贷款覆盖率已有较大改进。

  “截至9月底,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清理整顿进度已经达到60%。”刘明康说。刘明康透露,由于银监会始终对个人贷款进行区别对待,区分首套房和二套房,且从未出现过零首付,所以在个人按揭贷款方面,银行业的贷款质量相对较高。

    著名经济学家、经济评论员马光远:中国房价不降30%,百姓没有购买力

  著名经济学家、经济评论员马光远指出,如果中国的房价下降30%以上,不仅不会引发社会问题,反而给中国经济带来莫大的契机:下降30%以上,才有新的购买能力入市,房地产僵局才能打破;房地产从业者才能彻底洗脑并理性看待房地产市场的去暴利化趋势;社会资金才能逐步转向实业,不会再次观望抄底房地产;才能弥合被房价撕裂的社会;才能真正推动转型。

  1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0月份70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显示,最引人注目的是,全国70个城市的房价环比首次下跌了0.14个百分点。

  尽管只有0.14个百分点,但将其视为房价的拐点意义却极为明显。就环比的趋势而论,在历经几近两年的调控之后,中国房价的下降趋势基本已经确立,房地产真的已经进入了冬天。在冬天的模式下,理性的开发商已经不再选择与政策死扛,龙湖、中海、绿地、恒大、富力,特别是万科等行业巨头,已经纷纷选择降价促销,回笼资金。

  数字尽管乐观,但实事求是而言,环比只是说明趋势,和去年同期相比,价格的下降显然还不明显。

      中国地产营销实战派牛刀:这一轮泡沫破灭后,十年无人敢炒楼

  独立评论家牛刀12月6日在自己的博客里发表文章:这一轮泡沫破灭后,十年无人敢炒楼。他在文章中预测,未来中国各大城市房价将进入普跌状态,至少将下跌三年。三年后,房价将会走稳,随后两年温和上涨,但是,此时,中国房产税开始开征,随后,人口结构发生作用,无人会去买房子,像现在的欧美一样。经此泡沫破灭,中国未来十年之内无人会去炒卖住宅,因为无利可图。

  他认为,房价的涨与跌并不是调控的目的。不能回避的现实是,目前的住宅总量依然处在绝对短缺的状态,有人依然没有房住。假如有100人,却只准备了80份盒饭,那么无论盒饭的价格涨到天还跌到底,还是会有20人没有盒饭吃;将盒饭的价格降下来,80份盒饭也不能变成100份。因此,房价拐点存在与否、何时到来,之于楼市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如何能够满足“没有盒饭的20人”,也就是没有住房的刚性需求,才是调控的终极目标,也是当下楼市的当务之急。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很多开发商就差那么一口气

  对于今天的中国楼市,一向以坦白著称的潘石屹却表现出“想言而不能言”的无奈。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他只能笼统地说,“中国楼市一定会有一次大的起落”。至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海南房地产崩盘会否重现,潘石屹称“还不好说”。

  对于目前大多数房企的危机,潘石屹概括为“负债率高,手里没钱”。这两项叠加,房企在年底将遭遇最严峻的考验。

  潘石屹对未来楼市的担忧,多集中在商业地产泡沫上。有专家曾在中国经济论坛2012年房地产回顾与展望论坛上谈到,未来中国将有2.5万个城市综合体。开发商受到住宅调控的影响,转而大量建设商业地产的趋势已经在2011年急速显现。同样是做商业地产的潘石屹表示,当沈阳市一条街上出现若干个城市综合体时,商业地产的过量局面将不可避免。商业地产不是没有机会,城市和地段的选择几乎是成功与否的全部要素。

       万通地产董事长冯仑:对于楼市,要听党的话按照政府的要求去做

  在某企业家论坛年会上,万通控股集团董事长冯仑直言,“对于楼市,要听党的话,按照政府的要求做。”

  冯仑指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就是在以上三种逻辑中旅行。第一种是美国式的,绝大部分都是靠市场。美国哪怕是低收入人群,住房也得通过市场解决。另外一种方式是新加坡的方式,70%、80%政府提供保障。30%、20%市场来解决。这是双轨制。保障归保障,市场归市场。第三种方式是德国的方式,德国的方式是50%到60%的人都去租房,大部分人在租赁的房子中生活。

  “我们旅行下一步到哪里呢?我个人觉得,我们未来旅行结果要看政策走向。因为我们在新加坡,所以新加坡我们会留下来。如果一直变成德国,那我们就走了。”冯仑表示,他对未来政策的发展,在住宅领域里还是充满期待。“因为还会继续再回到新加坡,在新加坡这样一种住宅的环境下,我们将继续发展房地产业。”




郑重声明:
  • 1、本站在此郑重声明,欢迎媒体、同行转载本网站信息,转载时请必须注明文章出处:菏泽房产网(菏房网),如今后若发现采用本站引用的文章而不注明出处者,本站将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菏泽房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保护菏泽房产行业原创内容版权,遵守互联网行业自律。

上一篇:北京小区地下室禁止再出租 居委会竟然备案
下一篇:政府出资简易楼改造 面积最多套增15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