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本地资讯 | 业界新闻 | 家居资讯 | 人物访谈 | 成交快报 | 直达县区 | 折扣促销 | 楼市汇总 | 专题策划

多个楼盘号称

作者:菏泽房产网   时间:2012-04-12 00:00:00   来源:互联网   点击: 2769

  当房价临近成本线时,购房者买了房子心里往往有点不踏实:赚钱不多,开发商会偷工减料吗?

  降价后,楼盘会怎么减配置?年初以来,最常见的是开发商承认将外立面石材改为涂料,但实际上,因为现在商品房的合同约定十分模糊,有可能减的配置,也许不只是外立面这么简单。

  合同中有约定的减配部分:石材改涂料,门窗更换品牌

  一般来说,购房者获知自己买的房子会用什么材料,最直观的途径就是样板房。而样板房中涉及到交付标准的通常是门、窗。外立面用什么材料则一般在合同中有约定。而这“三大件”一般也是商品房合同附件“材料清单”中约定最直观的部分。

  也正因为如此,这“三大件”通常是开发商公开承认的减配内容。

  滨江某楼盘降价时在样板房公开贴出告示,表示外立面、门窗的用材将作更改:外立面原先承诺全部石材改为局部石材和真石漆;入户门由样板房展示的铝板门改为钢木复合门;智能锁改成机械锁;窗则由展示的阿鲁克门窗改为非阿鲁克品牌的铝合金窗。

  而在最终签定合同时,关于这“三大件”的约定更为宽泛:外立面为涂料,甚至没写明真石漆;入户门为钢木复合门;而窗户只标明铝合金窗户。

  某降价楼盘,降价后依旧采用干挂石材外立面,但阳台墙面却采用近似石材的真石漆。开发商的说法是,阳台面积赠送,业主买进后可能会包起来,用石材没必要。

  这些材料的更改,开发商能省下多少钱?据某懂行的业内人士分析,石材一般为200~500元/平方米,而真石漆只要50~150元/平方米。而像阿鲁克门窗,每平方米比普通的中空加外开窗,要贵400元/平方米。但门窗面积小,从节省的资金总额看,只占小头,外立面才是减配的“最大头”。

  合同中没有约定的减配部分:大树少几棵,精装大堂简单化

  除了“门、窗、外立面”外,一个楼盘最不被留意的减配就是绿化和公共部位。

  某小区的业主,在交房时发现,二、三期绿化用的植物比一期的廉价;当初承诺的4幢高层的精装修大堂,变成了架空层。但让他们无奈的是,这个楼盘并没有将精装修大堂在合同中进行约定,当初的口头承诺没有任何的法律效力。

  某楼盘分管工程的老总向记者透露,一个楼盘的景观部分是最容易省钱的地方。比如,一棵10~20厘米直径的玉兰树只要1000~2000元,而如果选用古树名木中的香樟树,胸径大的,一株就要几十万元。一个小区的景观,选什么样的树种,选多少树种,造价差别都很大。

  而公共部位,可作的“文章”也很多。比如精装修大堂,可以是五星级标准的大堂,也可以是普通装修标准的大堂。反正,怎么装,合同中都没约定。

  再比如,具体的材料规格的降低,如石材,国产和进口的,最差只要50元/平方米,而最好的要500元/平方米以上。大到电梯,小到钢筋水泥电线,不同品牌档次价格千差万别。

  容易被忽略的减配部分:窗户面积做小,小区路面更改

  如果你是一个业主,交房时,你也许不会去量窗户的宽度和门的宽度。而这往往也是容易被开发商“减”掉的。

  近日,杭州某楼盘二期交房验收时,业主们惊奇地发现,主卧窗户实际交付的只有1.5米宽。而按照这个楼盘样板房的展示,主卧窗户应该是2.1米宽。

  细心的业主为此也翻出了购房合同,找出户型图上的窗户尺寸,的确是2.1米宽。而开发商在出售到交付的过程当中一直没有书面告知。“这样的窗不但影响了采光,还影响了立面的美观度。”业主们找到了律师,要求开发商作出说明。

  而落地窗高度的降低也是常见的事。如落地窗高度原为2米,后来变为1米。“一般,窗户尺寸属于外立面一部分,规划报批时相关部门都有备案,一旦变更都要走书面通知的程序,否则容易引发纠纷。”一位开发商说。

  还有一些容易忽略的”减配“也会碰到。一些楼盘在交付时,业主反映,小区花园里的小品有了变动,或者小区路面原本承诺用面砖的,结果改成了水泥路面。“这些变动,业主维权的依据通常是楼书,而楼书不会标注得这么清楚,很难维权。”相关律师说。




郑重声明:
  • 1、本站在此郑重声明,欢迎媒体、同行转载本网站信息,转载时请必须注明文章出处:菏泽房产网(菏房网),如今后若发现采用本站引用的文章而不注明出处者,本站将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菏泽房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保护菏泽房产行业原创内容版权,遵守互联网行业自律。

上一篇:一套“便宜房” 套苦购房人
下一篇:杭州一房企破产 楼市系统性风险亟需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