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21日电(记者孙红丽)今天上午,万科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B股转H股情况。万科总裁郁亮表示,此次B股转H股相当于万科第二次股改,但并不涉及融资安排,也没有融资计划;今后万科主要业务仍以国内为主,国际化业务只是探索和尝试。
万科B股1993年3月发行,1997年做过一次配股,股价在B股公司当中非常坚挺。其最大影响是让万科第一次直接地和国际投资者、国际资本市场有了亲密接触,在万科发展的早期曾经发挥过很大的作用。
1月18日晚,停牌超过20天的万科公布B转H方案,拟申请将已发行的B股转换上市地,以介绍方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及挂牌交易。万科董秘谭华杰表示,万科将在2月4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在取得中国证监会、香港联交所核准批准后,B股将转H股在联交所挂牌交易。
机构分析认为,B转H将为万科打开一扇新的大门,有利于万科提升其国际影响力,加快其海外业务的拓展进程。
转股不涉及融资
资料显示,2012年万科销售额1412亿元,再次坐稳头把交椅。但万科三季度末销售净利润率为13.2%,比上年同期的14%下降0.8个百分点。同时,公司资产负债率升至79.4%,达到2005年以来的高位。
此次万科谋划“B转H”,距离其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南联地产不到半年的时间。而万科这一系列的资本动作,也被外界解读为急于打通海外融资平台。
对此,郁亮表示,万科确实存在一定的负债和融资压力,但均处在公司可控范围内,实际上万科有超过千亿的预收款计入负债,这部分并无真实的偿债压力,公司的净负债率基本会保持在40%以下,目前37%左右,在同行业中是很低的。这次只是单纯的B股转H股,希望给更多境外投资者机会给大家。
万科副总裁肖莉则重申,B股转H股是非常简单的转板,目的主要是增强B股流动性。未来万科B股转H股之后,所有融资会按照监管要求和监管部门的程序来进行。
对于将来两个海外上市平台的分工,郁亮表示,万科置业(海外)将以万科香港的业务为主,而万科目前只在大陆有业务,所以两者之间并不存在业务上的冲突,彼此没有竞争问题,万科置业(海外)未来将继续在香港本土的发展。
国际化业务只是尝试
2012年9月6日,郁亮首次公开了万科已正式启动国际化策略的消息——万科将在国外开发房产业务。同时,万科成立香港管理部,筹备设立美国业务推进小组,在全球寻找相应的机会。
然而,郁亮强调,“国际化”并不是万科第四个十年的标签。
“国际化业务对万科是一个尝试,国内城市化还没有完成,有大量需求存在,万科不可能把主要业务放在海外市场。”郁亮表示,万科希望通过国际化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对行业的认识,找到更多全球合作者,不只是说为了盖房子、赚点钱。
目前,中国大多数城市并没有出现恢复性上涨,个别城市像北京、上海逐步在深入调整的基础上有所复苏,所以万科下半场策略是一样的,就是给普通人盖好房子、盖有人住的房子,而且, “不囤地、不捂盘、不拿地王”。